人工智能对眼科领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6-18

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眼科领域?

五年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刚上市时,如果眼科医生不知道抗VEGF是什么的话,那他就out了。时至今日,如果眼科医生不知道眼科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那他也out了。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互联网加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张开双臂拥抱它。 

很多眼科医生也许觉得自己的诊疗技术已经很好了,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已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此时还固守过去的思想,那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其实在过去的时代中,人工智能因素就已经渗透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已经使用并且欣然接受了,只是现在人工智能比过去发展了,开始大张旗鼓地走入眼科诊疗过程中,因此,大家有点不适应。以眼底图像的识别为例,计算机对视野、电生理等图像进行一些训练后,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识别图像告诉医生分析结果,这都是通过大量规范化的训练所达到的结果。计算机经过规范的训练之后它就会自动告诉医生有哪些病变,甚至会给出一些初步诊断。人工智能目前在很多方面仍有待发展,但是随着技术进步、训练质量和强度的加深,我相信人工智能的水平是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既然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速,那它有可能代替医生吗?我认为不能代替,但是人工智能加上医生是可以替代医生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技术很好的医生加上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那些不愿意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医生。因为人工智能没有疲劳感,只要插上电,它永远在工作,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效率。另外人脑的记忆力不如机器,机器的数据库中可以储存海量资料,人脑做不到这点,机器可以在这方面为医生提供辅助。另外,中国是一个医疗资源,尤其是医疗人才高度缺乏的国家,医疗发展很不均衡,中西部、广大缺医少药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加人工智能的办法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PCV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多年来眼科医生一直希望了解PCV发病的危险因素,希望通过基因的本质和临床表现来区分AMD和PCV,以及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亚洲人高发PCV的现象。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危险因素方面,PCV和AMD很相似,到现在为止,除了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发现了FGD6基因与PCV高度相关外,其他更多的研究并未发现与PCV高度相关的基因,究其原因是缺乏研究资料和病理学研究,因为必须要将PCV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取出进行详细研究才能得出一些结论。目前与PCV相关的很多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现在还没跟得上,也尚未建立很好的动物模型。

PCV分为哪些亚型?


PCV的病理学研究难以进行,但是在活体状态下的研究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不断取得进展。OCT发展至今,其扫描速度、精度、分辨率和深度不断增加,为医生深入认识PCV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PCV的脉络膜有增厚现象、PCV的双层征、PCV有一些异常血管网、PCV有所谓的缠绕的血管团等现象都是通过OCT观察到的。

目前PCV大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叫息肉状脉络膜新生血管,也被称为1型CNV,这类患者的脉络膜是薄的,并不增厚,而且这类患者对抗VEGF药物治疗比较敏感,治疗效果不错。另外一种类型的PCV又叫典型性PCV,一般来说很难找到它的分支血管网,就直截了当地看到一串葡萄串样的结构,这类患者的脉络膜往往是增厚的。有些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两种类型PCV的不同,所以将其分为1型CNV和典型性PCV,这两种类型的PCV对抗VEGF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前者敏感,后者不太敏感。我个人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PCV有可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的PCV患者更多地和AMD相关,而原发性的PCV可能其实并不是AMD,当然即使是原发性PCV经过反复发作后也可能有VEGF水平的升高,最后合并有渗漏、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等。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更多关于PCV的认识还有待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研究。

如何理解nAMD复发?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在治疗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复发,复发几乎是必然的,不复发才是偶然的,这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nAMD的疾病发病机制是什么?是衰老。衰老是一个始动因素,人总是要变老的,衰老不可抗拒。在这个过程中,抗VEGF疗法是一种治标不治里的办法,只要VEGF释放浓度增加就注射抗VEGF药物,但是解决得了一时却解决不了一世,当血药浓度在局部下降以后,药物就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抗VEGF的作用,所以当药物的血药浓度消失殆尽时,新的VEGF就又释放了,这时水肿或出血又发生了,新生血管也再次形成,此时就只能继续打针,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复发是必然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想办法,一是开发具有更长半衰期的药物,使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变得更长一些;二是要摸清基本规律,每一种药都有自己的规律,例如医生在临床上已经摸索出雷珠单抗每月注射、3+PRN以及treat-and-extend(T&E)治疗方案。不同药物可以摸索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摸索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复发、减少复发对视力的损伤,同时也提高了药物的性价比,大家在这方面要继续努力。

青年医生应当如何平衡临床与科研?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科研和临床并重是最理想的状态,无论大医院还是小医院的青年医生都应该树立这种科研与临床并重的思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对于青年医生来说,我们也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临床技能。医生从业需获得执业证书和执业资格,不像科研不需要证书,也不需要资格。人是万物之精灵,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为人治病的,必须要有门槛,而这个门槛主要指的就是临床技能。如果你的临床技能很差,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风险,那是不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一个青年医生来说,第一重要的就是临床。北京协和医院是一家在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九年排行第一的医院,医院的声誉度打分每年都是最高分,相较之下,医院的科研稍差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医院继续坐在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协和医院看重临床,临床做得非常扎实,老百姓觉得可靠,口碑就特别好,从普通老百姓到国家领导人都对我们有高度的信任,信任我院医生高超的诊疗思维和技能,由此可见,临床技能是基础。对于想要成为医生的青年,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三基三严”,目前眼科学会也正在做这件事,做高水平的临床教学、最高水平的临床技能培训,我们希望能培养出拥有高超技能的临床医生。在此基础上,由于协和医院也是研究型医院,也有科研要做,就要培养青年医生的创新思维,以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术式、创新疗法,发明创造出真正新颖的医疗设备器械理论,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和创新,要走这样的道路。我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主任,我要特别强调,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要将临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放在第一位,科研可以放到第二位,但是我们要走临床和科研齐头并进的道路。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